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3-02-07 00:51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摘 要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测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定量指标之一,因此,期刊编辑和论文作者难免会对其给予较多的关注。实际上,影响因子的设计和盘算中有其不足之处,在使用中是需要相识和注意的。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该年引证该刊前2年所有文章(Items)的总次数(Citations)与前2年该刊所揭晓的可引用文章(Citable Items)总数之比。

华体会体育官网

摘 要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测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定量指标之一,因此,期刊编辑和论文作者难免会对其给予较多的关注。实际上,影响因子的设计和盘算中有其不足之处,在使用中是需要相识和注意的。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该年引证该刊前2年所有文章(Items)的总次数(Citations)与前2年该刊所揭晓的可引用文章(Citable Items)总数之比。例如,A刊2017-2018年所揭晓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总数为1000篇,2019年这1000篇论文及同期揭晓的其他各种文章的被引总次数为3000次,则2019年度A刊的影响因子为:3000/1000=3.000。

影响因子在一定水平上能反映期刊的有用性和影响力,但由于其受盘算方式、学科特点、论文引次、期刊类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因而在使用影响因子作为期刊评价或研究评价的工具时,还是需要倍加小心的。1. 差别学科的引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导致论文被引频次到达峰值的时段有很大差别。影响因子接纳2年为论文及引文统计期,其依据是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在揭晓后1-2年就到达岑岭。

实际上,由于差别学科的研究特点和引证行为存在很大差异,论文被引用所履历的时间段可能是很不相同的。对于数学、地球科学、植物科学等传统成熟学科或视察形貌性科学,论文可能需要经由较长的时间方可获得影响,但对于质料科学、生物学、化学等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则有可能很快地开展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因而很快引起较大影响并被大量引证。例如,2019年度《化学物理》(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IF=2.991)的被引半衰期高达17.6年(即:该刊的21.07万次被引中有半数泉源于其近17.6年来所揭晓的文章),而《先进质料》(Advanced Materials,IF=27.298)的被引半衰期只有4.6年,两者相差高达4倍。图片泉源:原文2. 差别学科的论文数量和论文中参考文献数量存在很大差异,从而使得学科间期刊的影响因子缺乏可比性。

差别学科间由于生长速度和成熟度差别,每年论文产出数量差异很大,而且由于学科特点的差异和论证的需要,从而致使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数目差异很大,这又反过来在很大水平上导致差别学科间刊物的影响因子发生较大差异。例如,2019年SCI质料科学领域的荟萃影响因子(Aggregate Impact Factor)为5.274(即将质料科学领域的314种期刊视为同一份期刊来盘算影响因子),而数学领域324种期刊的荟萃影响因子为0.993,两者相差凌驾5倍。

图片泉源:原文3. 综述类期刊和载文量较小的期刊更容易获得相对较高的影响因子,因此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并纷歧定就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学术影响。以揭晓高水平综述论文为主的期刊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如果年揭晓论文数较少的话,这种效应则更为显着。

在2019年影响因子大于40的20种期刊中,有11种期刊的年揭晓的论文数量不凌驾50篇;20种期刊中有10种为综述类期刊(其中6种为Nature Reviews系列期刊)。此外,在影响因子的盘算中,分子中引证次数统计了相应刊物中所有文章被引证的总次数,而分母中引证条目数只统计以研究论文和综述为代表的“论文”数量,对短评、读者来信、简讯等一些可能被引用的漫笔并不举行统计。实际上,这些非“论文”的被引证频次对影响因子的孝敬可能比力大(在某些生物医学期刊中甚至凌驾10%),从而在一定水平上导致某些期刊盘算的影响因子与实际影响因子存在较大差异。

图片泉源:原文4. 期刊中差别论文的被引次数差异很大,论文并不因为揭晓于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就一定能获得较高的被引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并不能反映其中每篇论文的实际被引证频次,即:高影响因子期刊揭晓的论文并纷歧定能获得高被引,对于期刊而言,不存在论文“搭车”的现象。统计讲明,许多期刊中约20%的论文孝敬了期刊约80%的总被引频次(论文被引中的二八”现象),期刊中一半论文的平均被引证次数约莫是另一半的10倍。一个比力极端的例证是近年来SCI收录期刊中影响因子一直遥遥领先的《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9年度该刊的影响因子高达292.278,遥遥领先于影响因子位列第二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影响因子为74.699)。

CA在2017-2018年共计揭晓了17篇综述和37篇研究论文,其中4篇有关癌症统计的文章在2019年的被引用次数(13138次)占全部54篇文章总被引的83.2%,也就是说CA的影响因子中凌驾80%是由7%(4篇)的论文孝敬的。图片泉源:原文5. SCI中差别国家被收录的期刊数量相差极大且以英文版期刊为主,难以客观地反映差别语种期刊的全面情况。2019年度《期刊引证陈诉》(JCR)中9363种科技期刊的主要国家泉源和占比划分为:美国:3052种(32.60%),英国:2045种(21.84%),荷兰:762种(8.14%),德国:643种(6.87%)。

这4个国家的期刊数量共计占JCR中期刊总数的69.45%,这就不行制止地造成SCI的源期刊库很难全面、公允地反映差别国家、差别学科、差别语种期刊的全面情况,而同国科学家之间因研究结果流传的快捷性、研究主题的相关性等种种因素而倾向于更多地相互引用,这在一定水平上导致了差别国家期刊影响因子的很大差异。图片泉源:原文一般说来,高影响因子期刊吸引相关学科中高水平论文的能力相对较强,并因此导致其稿源相对较多,进而使其对所任命论文的筛选更为严格(即稿件可能要经由更为严格的同行评议)。因此,高影响因子的刊物相对同类的低影响因子的刊物来说,所刊载的相同研究领域的论文可能具有更高的学术质量,但这种质量上的差异不能以期刊的影响因子绝对地定量化。由于影响因子只是对期刊的大致评估,不行能定量反映出研究论文的学术孝敬等,因此,研究评价中一定要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

正如SCI的首创人Garfield先生所说,“SCI的发现者申饬人们对这些数据不要不加区分地使用……(SCI数据的使用)只管很利便,但很危险。虽然期刊的评估很重要,但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更重要,因为其影响到小我私家的职业生涯。影响因子不应作为人的评价的替代物。

”作者简介:任胜利,《中国科学》杂志社总编辑,1997年博士后出站后从事科技期刊编辑事情,著有《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等书籍或论文。参考资料:◆任胜利, 王宝庆, 郭志明, 等. 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结果. 科学通报, 2000, 45(2):218-222.◆刘素贞. 影响因子到底是个啥?《中国科学》杂志社编辑微课堂.2019-08-21.泉源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本文关键词:华体会体育,期刊,影响,因子,的,因素,摘,要,期刊,的,影响

本文来源:华体会体育-www.zjgbltm.com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电话

0254-12654307

扫一扫,关注我们